中國位于東亞,是一個以華夏文明為主體、中華文化為基礎,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陸地領土包括中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臺灣及其包括釣魚島在內的附屬各島、澎湖列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一切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島嶼(包括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共約960萬平方公里。所管轄的海域面積約為300萬平方公里(包括九段線以內的所有海域)。1949年10月1日起,國名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3億(2010),首都北京。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東方古國。中華文明與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巴比倫文明共同組成了人類在地球上的文明版圖。最為可貴的是,中華文明雖然歷經朝代更迭、民族融合與戰爭動蕩,但是繁衍、發展至今未曾斷裂,不論語言文字、風俗文化、文學藝術、建筑風格,都可以順流而上,追溯到古老文明的風貌。因此,中國有著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不論是古老的殷墟秦俑,還是巍峨的長城故宮,或是韻味十足的古鎮老街……都能夠讓游客體會到歷史的積淀和中華文化的魅力,在其中感嘆人類的智慧。 中國還是一個幅員遼闊的世界大國。
廣闊的疆域容載著多樣的地形、地貌與氣候。在中國,人們既可以策馬草原,感受風吹草低的豪情;也可以西進大漠,聆聽悠悠駝鈴在長河落日下的回聲;更可以遠上青藏,在離天空最近的地方,感受最為純凈的人間天堂。在中國,人們既能夠問水九寨,看盡水的嫵媚繽紛,又可以拜岳泰山,攬盡天下風光。在中國,塞外尚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海南卻正碧海銀沙、裙裾飄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出無盡秀美、變化多姿的中國風光。
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
地址
東亞
中國菜肴素有四大風味和八大菜系之說。四大風味是:魯、川、粵、淮揚。八大菜系一般是指:山東菜、四川菜、湖南菜、江蘇菜、浙江菜、安徽菜、廣東菜和福建菜。 八大菜系之首當推魯菜。魯菜的形成和發展與由山東地區的文化歷史、地理環境、經濟條件和習俗尚好有關。山東是我國古文化發祥地之一。地處黃河下游,氣候溫和,膠東半島突出于渤海和黃海之間。境內山川縱橫,河湖交錯,沃野千里,物產豐富,交通便利,文化發達。其糧食產量居全國第三位;蔬菜種類繁多,品質優良,是號稱“世界三大菜園”之一。如膠州大白菜、章邱大蔥、蒼山大蒜、萊蕪生姜都蜚聲海內外。 粵菜系由廣州菜、潮州菜、東江菜三種地方風味組成。 廣州菜包括珠江三角洲和肇慶、韶關、湛江等地的名食在內。地域最廣,用料龐雜,選料精細,技藝精良, 善于變化,風味講究,清而不淡, 鮮而不俗,嫩而不生, 油而不膩。夏秋力求清淡, 冬春偏重濃郁,擅長小炒, 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溫恰到好處。潮汕菜故屬閩地,其語言和習俗與閩南相近。 川菜系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菜系,其發源地是古代的巴國和蜀國。據《華陽國志》記載,巴國“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并出產魚鹽和茶蜜;蜀國則“山林澤魚,園囿瓜果,四代節熟,靡不有焉”。當時巴國和蜀國的調味品已有鹵水、巖鹽、川椒、“陽樸之姜”。在戰國時期墓地出土文物中,已有各種青銅器和陶器食具,川菜的萌芽可見一斑。川菜的形成大致在秦始皇統一到三國鼎立之間。 湘菜系即湖南菜,是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地區和湘西山區等地方菜發展而成。湘江流域的菜以長沙、衡陽、湘潭為中心,是湖南菜的主要代表。其制作精細,用料廣泛,品種繁多,其特色是油多、色濃,講究實惠。在品味上注重香酥、酸辣、軟嫩。湘西菜擅長香酸辣,具有濃郁的山鄉風味。湘菜歷史悠久,早在漢朝就已經形成菜系,烹調技藝已有相當高的水平。 閩菜系歷來以選料精細,刀工嚴謹,講究火候、調湯、佐料,和以味取勝而著稱。其烹飪技藝,有四個鮮明的特征,一是采用細致入微的片、切、剞等刀法,使不同質地的原料,達到入味透徹的效果。故閩菜的刀工有“剞花如荔,切絲如發,片薄如紙”的美譽。如涼拌菜肴“蘿卜蜇”,將薄薄的海蜇皮,每張分別切成2~3片,復切成極細的絲,再與同樣粗細的蘿卜絲合并烹制,涼后拌上調料上桌。 南菜系以杭州、寧波、紹興三種地方風味菜為代表,成名較早。浙菜系的歷史也相當悠久。京師人南下開飯店,用北方的烹調方法將南方豐富的原料做得美味可口,“南料北烹”成為浙菜系一大特色。如過去南方人口味并不偏甜,北方人南下后,影響南方人口味,菜中也放糖了。汴京名菜“糖醋黃河鯉魚”到臨安后,以魚為原料,烹成浙江名菜“西湖醋魚”。 蘇菜系即江蘇地方風味菜。江蘇是名廚薈萃的地方。我國第一位典籍留名的職業廚師和第一座以廚師姓氏命名的城市均在這里。制作野雞羹供帝堯食用,被封為大彭國,亦即今天的徐州,故名彭鏗,又名彭祖。夏禹時代,“淮夷貢魚”,淮白魚直至明清均系貢品?!安嗣乐?,具區之菁”,商湯時期的太湖佳蔬韭菜花已登大雅之堂。春秋時齊國的易牙曾在徐州傳藝,由他創制的“魚腹藏羊肉”千古流傳,是為“鮮”字之本...... 皖南的徽州菜是徽菜系的主要代表,起源于黃山麓下的歙縣,即古代的徽州。后因新安江畔的屯溪小鎮成為“祁紅”、“屯綠”等名茶和徽墨、歙硯等土特產品的集散中心,飲食業發達,徽菜的重點逐漸轉移到屯溪,在這里得到進一步發展。宋高宗曾問歙味于學士汪藻,汪藻舉梅圣俞詩對答“雪天牛尾貍,沙地馬蹄鱉”。牛尾貍即果子貍,又名白額。徽菜系在烹調技藝上擅長燒、燉、蒸,而爆、炒菜較少,重油、重色、重火工。
飛機
以北京為入口/出口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ICAO:ZBAA,IATA:PEK),簡稱首都機場或北京機場,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北京聯外主要的國際機場,并且是目前中國最繁忙的民用機場,同時也是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基地機場。2004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取代東京成田國際機場,成為亞洲按飛機起降架次計算最為繁忙的機場。2006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已成為亞洲第二(僅次于東京羽田國際機場),全球排名第9位。2009年,機場全球排名升至第8位,未來將會超越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且排名將有望升至第5位。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目前擁有三座航站樓。1號航站樓為海南航空集團國內航班專用(包括海南航空公司、大新華航空、大新華快運、首都航空、天津航空);2號航站樓為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廈門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重慶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國際航班),以及天合聯盟的外航和非聯盟的外航服務。3號航站樓為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山東航空公司、上海航空公司、四川航空公司,以及星空聯盟的外航,寰宇一家的外航和非聯盟的外航服務。
從機場到北京市區的交通方式:
1、道路交通
從北京三環路的三元橋直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機場高速公路1990年代初期建成并投入使用,基本與之平行的1950年代建成的普通公路,現在一般稱為機場輔路。機場高速公路連接北京二環路的東直門地區的城市快速路也已經開通。機場高速設機場南線出口,可直達3號航站樓。
2、機場快軌
軌道交通連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東直門,全線共有四座車站:東直門站(可換乘北京地鐵2號、13號線)、三元橋站(可換乘北京地鐵10號線)、2號航站樓站、3號航站樓站。
3、出租車
每公里2元,基價為3公里,起價10元;單程15公里以上的部分加收50%空駛費;時速低于12公里/小時,每累計5分鐘加收1公里費用;等候乘客,每累計5分鐘,加收1公里費用;晚23時至早5時,起價11元,每公里租價加收20%;燃油附加費2元。
4、機場巴士
機場巴士2線、3線、4線雙向發車間隔15分鐘一班,其他線路不超過30分鐘一班,客滿隨時發車,機場及市內各站點均有售票。
以上海為入口/出口
上海擁有兩個國際機場,分別是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國際機場,兩個機場相距約40公里。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IATA代碼PVG)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位于位于上海市浦東的江鎮、施灣、祝橋濱海地帶,距市中心約30公里。
機場內穿梭巴士:
循環路線為:1號航站樓國內出發1號門、國際出發8號門至2號航站樓國內出發23號門、國際出發27號門,首末班時間:6:00-24:00,發車間隔:每10分鐘發1班
A、到達(從機場到市區)
a.磁懸浮
磁懸浮列車線路(上海磁浮示范運營線)在機場設有浦東國際機場站,與上海軌道交通二號線龍陽路站相連,??空军c:浦東機場站---龍陽路站,全程運營時間:單程約為8分鐘,地址: 磁浮龍陽路站,浦東龍陽路2100號;磁浮機場站,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候機樓東側
b. 地鐵
地鐵二號線設有“浦東國際機場站”
c.公交
線路有:機場一線、機場二線、機場三線、機場四線、機場五線、機場六線、機場七線、機場八線、機場環1、守航線等
d.出租車
價格參考:從浦東機場至金茂大廈,約為150元左右;至新國際博覽中心,約為120元左右;至南外灘,約為155元左右;至世博園區,約為135元左右;至中山公園,約為185元左右;至國際貿易中心190元左右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位于位于上海市西郊,距市中心約13公里。
穿梭巴士候車站點為:1號航站樓出發層6號門(首末班時間6:00、22:30),2號航站樓到達層1號門(首末班時間6:30、23:00)
A、到達(機場到市區)
a. 地鐵
軌道交通2號線設有“虹橋2號航站樓站”,位于虹橋機場2號航站樓地下層。
軌道交通實行按乘坐里程計費的分段票價制,即:0-6公里(含6公里)3元,6-16公里(含16公里)4元,16公里以遠每10公里增加1元。
b. 公交車
途徑虹橋機場1號航站樓的公交車有: 925 路、 941 路、 938 路、 807 路、 806 路。
其中 941 路公交車在 1 號航站樓和 2 號航站樓均設站停靠, 乘坐其他交通方式到達 1 號航站樓的旅客可換乘 941 路抵達 2 號航站樓。
c.出租車
旅客候車點:出租車上客點位于2號航站樓到達層(地面)4號門南側。
價格參考:虹橋機場至至國際貿易中心28元左右。至人民廣場52元左右;至金茂大廈60元左右;至世博園區75元左右;至上海植物園55元左右